中國半導體設備支出大增65% 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來源于:時間:2018-06-15熱度:2719
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公布報告,半導體產業即將連續三年創下設備支出新高紀錄,預料2018年與2019年將分別較前一年成長14%和9%,再創歷史紀錄。2018年中國內地設備支出預期將增加65%,2019年將再成長57%。
SEMI表示,半導體產業創立71年以來,只有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曾出現設備支出連續四年成長的盛況。今年Q1季度,全球半導體制造業設備的總銷售額達到了17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其中,中國內地半導體設備銷售達26億美元,環比增長49%,同比增長31%。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內地正在興建數量可觀的新晶圓廠,2018年陸續開始設備裝機,2019年這些公司的設備投資可望翻倍。半導體設備行業供不應求為國產替代提供巨大空間。
相關概念股:
北方華創(002371,診股):公司主要從事基礎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業務,目前已形成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和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等四大業務板塊。2016年8月,公司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京國瑞基金及芯動能基金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9.24億元,完成與北方微電子的重組,募集資金用于北方微電子“微電子裝備擴產項目”建設并補充流動資金。2017年2月,七星華創與北方微電子正式合二為一,整合為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國內覆蓋領域最廣、產品種類最多、建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端裝備供應平臺。
長川科技(300604,診股):為國內集成電路測試設備首家上市公司,細分領域龍頭。公司主要為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晶圓制造企業、芯片設計企業等提供測試設備。集成電路測試設備主要包括測試機、分選機和探針臺等,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測試機和分選機。
晶盛機電(300316,診股):公司為國內晶體硅生長設備龍頭企業,晶體生長設備產品主要服務于太陽能(000591,診股)光伏產業、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等。近年來,公司已開發出光伏和LED領域的智能化裝備和新型藍寶石晶體生長爐等新產品,并通過產業鏈的延伸,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藍寶石材料供應商。
至純科技(603690,診股):公司是國內高純工藝系統領先企業,是目前A股在該領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高純工藝系統是針對生產工藝流程中高純工藝介質進行污染控制的系統,廣泛應用于泛半導體(集成電路、平板顯示、LED、光伏等)、光纖、生物制藥等領域,是保證和提高產品優良率的必要條件。
精測電子(300567,診股):國內面板檢測顯示設備行業龍頭,已進軍半導體檢測領域。
SEMI表示,半導體產業創立71年以來,只有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曾出現設備支出連續四年成長的盛況。今年Q1季度,全球半導體制造業設備的總銷售額達到了17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其中,中國內地半導體設備銷售達26億美元,環比增長49%,同比增長31%。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內地正在興建數量可觀的新晶圓廠,2018年陸續開始設備裝機,2019年這些公司的設備投資可望翻倍。半導體設備行業供不應求為國產替代提供巨大空間。
相關概念股:
北方華創(002371,診股):公司主要從事基礎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業務,目前已形成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和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等四大業務板塊。2016年8月,公司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京國瑞基金及芯動能基金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9.24億元,完成與北方微電子的重組,募集資金用于北方微電子“微電子裝備擴產項目”建設并補充流動資金。2017年2月,七星華創與北方微電子正式合二為一,整合為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國內覆蓋領域最廣、產品種類最多、建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端裝備供應平臺。
長川科技(300604,診股):為國內集成電路測試設備首家上市公司,細分領域龍頭。公司主要為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晶圓制造企業、芯片設計企業等提供測試設備。集成電路測試設備主要包括測試機、分選機和探針臺等,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測試機和分選機。
晶盛機電(300316,診股):公司為國內晶體硅生長設備龍頭企業,晶體生長設備產品主要服務于太陽能(000591,診股)光伏產業、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等。近年來,公司已開發出光伏和LED領域的智能化裝備和新型藍寶石晶體生長爐等新產品,并通過產業鏈的延伸,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藍寶石材料供應商。
至純科技(603690,診股):公司是國內高純工藝系統領先企業,是目前A股在該領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高純工藝系統是針對生產工藝流程中高純工藝介質進行污染控制的系統,廣泛應用于泛半導體(集成電路、平板顯示、LED、光伏等)、光纖、生物制藥等領域,是保證和提高產品優良率的必要條件。
精測電子(300567,診股):國內面板檢測顯示設備行業龍頭,已進軍半導體檢測領域。